“榕城船说”邀您和我们一起,沿着内河航线打卡福州的博物宝藏,感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。
我们首先来到的是“西湖—白马河—东西河”航线。
福建省博物院
来到西湖内河游船码头,进入西湖公园南门,即可步行直达位于“窑角屿”小岛上的福建省博物院。省博建筑面积约3.6万平方米,展厅面积约1.2万平方米,拥有馆藏文物和各类标本21万余件,其中珍贵文物近4万件,列入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。
华林寺大殿
作为“长江以南最古老木构建筑”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五代北宋古迹华林寺大殿,是无数古建筑爱好者来福州必学习打卡的宝藏。大殿单檐九脊顶,构架抬梁式,其18根殿柱以上全用斗栱支撑,檐下四周外向柱头及补间铺作用重拱偷心七铺作,内向斗栱五跳全偷心。建筑古朴雄浑,工艺精湛,用材为一等材,无愧国宝美誉。
冶山春秋园
位于“闽都中轴”的冶山春秋园,分布着汉唐以降众多古迹。冶山汉城遗址、唐代马球场遗址等考古现场都已保护开放为公共展示区。冶山周边还分布着欧冶池、贡院埕、都城隍庙、林则徐出生地、中山堂等古迹。值得一提的是,2013年冶山周边考古发掘工作中,还发现一条宽约10米,东西走向的汉代河道古迹,以及西汉铁锚,让人遥想二千年前冶山一带舟楫相连的盛景。
乌塔
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福建现存年代最早的大型石塔(公元941年)。塔身风化后呈黑色,俗称“乌塔”。它与于山白塔并称“双塔”,是福州的标志。
三坊七巷、朱紫坊建筑群
1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于此,集“中国里坊制度活化石”、“半部中国近代史”等美誉于一身。从西水关游船码头出发,沿安泰河打卡元代水关、明代古桥,步行数百米即可抵达三坊七巷。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(文儒坊17号)、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(南后街82号)、福建省沈绍安漆艺博物馆(朱紫坊34号)、福建省工艺美术博览园(朱紫坊48号)等公共展馆,也是值得您游览的好去处。
林文忠公祠
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集历史建筑、公共展馆等空间于一体,即可领略传统祠堂建筑、古典园林的魅力,也可通过《林则徐史绩展》陈列感受一代爱国名士、“开眼看世界第一人”的事迹与风骨。
福州文庙
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现存棂星门、泮池、大成门、大成殿、回廊等建筑,现存建筑系清咸丰元年(1851年)重建。古代文庙泮池连通“三元沟”,是福州最古老的排水沟之一。清代数任驻福州的闽浙总督、福建巡抚等都关心三元沟的疏浚,留下了不少治水文献,也为我们了解福州内河变迁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乌石山、于山
于黎明湖公园码头、市民服务中心码头上岸,即可分别前往乌山、于山游览。2013年,乌石山、于山摩崖石刻及造像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乌山分布唐至清代摩崖石刻122段,著名的有唐代李阳冰,宋代程师孟、李纲、朱熹、梁克家,明首辅叶向高、都御史林廷玉,清状元王仁堪等人石刻。于山现存宋至近代摩崖石刻110段。鳌峰顶上的北宋淳化元年(990年)吕文仲题名刻石,是福州最早的宋代崖刻。山南的《南较场演武厅铭》,全段高3.3米,字体苍劲,是福州市内最大的摩崖石刻。